湖北有了AI礦山!可秒級研判108類風險
湖北礦產資源豐富,現有非煤礦山1015座,其中地下礦山332座、露天礦山613座、尾礦庫70座。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,考驗監管部門的智慧。3月底,全國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現場會將走進湖北保康,共同探尋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的“湖北答卷”。廢棄礦山如何綠色發展?如何借助AI大模型以“智”護安?
近日,極目新聞記者走進一線,解碼湖北非煤礦山高質量發展之路,探尋走在前列的“安全密碼”!
山村廢棄礦山變成“聚寶盆”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襄陽市保康縣堯治河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,就是廢棄礦山“變廢為寶”最生動的寫照。
堯治河村曾經是全國知名的磷礦開采區。上世紀80年代,全村人絕壁鑿路、開山采礦。最高峰時期,全村有大大小小的礦洞120余個。經過30多年的開采,絕大部分的礦洞被封閉廢棄。但是堯治河村耕地面積不足700畝,未來的出路在哪里?思量再三,堯治河村打起了廢棄礦洞的“主意”。